双脑中心召开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

发布者:阮思颖发布时间:2020-12-10浏览次数:648

近日,浙江大学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简称“双脑中心”)学术委员会议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

作为教育部首批立项建设的六个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之一,双脑中心充分整合了浙江大学医--信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资源,旨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积极探索、推动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汇聚融合,力争在基础理论、前沿技术、成果转化等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本次会议是双脑中心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因受全球疫情影响,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专家们跨时差参会。会议由双脑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裴钢院士主持,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医药学部主任、双脑中心首席科学家段树民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冯国平院士,双脑中心主任胡海岚教授参加现场会议;双脑学术委员会主任、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Erwin Neher教授,成员张明杰院士、Nancy IP院士、陆林院士、Hee-sup Shin院士、Dick Swabb院士、 Andrew Schwartz教授、汪小京教授参加zoom线上会议。

会议伊始,吴朝晖院士代表浙江大学欢迎各位专家委员的出席,感谢委员们对双脑中心发展的支持,他指出双脑中心充分发挥了浙江大学相关学科的优势,积极探索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的汇聚融合,后续将以国际化视野,进一步推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交叉创新,应对国际化挑战。

中心首席科学家段树民院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建立双脑中心的目的与任务,提出中心将以“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围绕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及“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战略需求,开展脑科学与脑机融合研究,进行基础和临床的整合研究,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逐步形成从基础、平台技术、到示范应用的研--用发展链。

中心主任胡海岚教授分别从中心目标、管理构架、人员梯队、研究进展和未来计划5个方面向与会专家们进行了详细汇报。目前,中心的研究团队主要聚焦于情感与情感障碍、认知与记忆、脑机接口与类脑芯片等三大主要研究方向。胡海岚从分子结构、神经环路、疾病机制、技术开发、类脑计算和脑机应用等层面系统介绍了中心成员近两年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她还介绍了中心即将入驻余杭医学中心的规划与进展,展示了中国人脑库与核磁共振成像平台基础设施和应用;并进一步从人才招募、学生培养和研究计划等方面提出了中心未来发展规划和设想。

与会专家对双脑中心的发展和成绩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和鼓励,并针对双脑中心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多项切实可行的宝贵建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人才是第一资源”,建议中心人才队伍国际化,多引进国际优秀人才,完善人才梯队布局。争取建立双脑中心特区政策,完善双脑中心PI考核机制,保持中心考核高标准,打造精英团队。

专家们同时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议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双脑中心资金投入力度,赋予年轻PI的充分科研自由,激发他们的科研创造力与竞争意识;鼓励原始探索和科研技术创新,同时积极推进本科专业设置,进一步培养跨学科的创新型人才。专家们建议进一步整合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促进交叉学科融合创新,加大临床试验力度,加强基础研究向临床实践的转化;建议双脑中心学术会议常态化,定期邀请精英专家作报告,促进跨学科交流合作。

尽管专家们跨越多时差参会,但会场气氛热烈,专家们从人才招聘、学科规划、本科教育等多方面为中心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助力中心未来长期和稳健的发展。


来源: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公众号


附: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

主任:

Erwin Neher

诺奖获得者

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

裴  钢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委员:

段树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大学

冯国平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

Nancy IP  

中国科学院院士

香港科技大学

李德毅   

中国工程院院士

总参第61研究所

刘  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

陆  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

倪梁康

文科资深教授

浙江大学

Andrew Schwartz

教授   

美国匹兹堡大学

Hee-sup Shin   

韩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

Dick Swabb   

教授

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汪小京

教授

美国纽约大学

吴朝晖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大学

徐宗本  

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

张  旭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张明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