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对话计算:智能时代人文该如何作为

发布者:陈燕佳发布时间:2020-07-10浏览次数:235

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计算非常重要?

范式转变、数据密集型……人文可以计算吗?

智能时代,人文该如何作为?

77日下午,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和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办、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协办的主题为“人文·计算·智能”的跨学科对话在钉钉云端上线。作为浙江大学“学科会聚、学部联动”系列讲座的第二场,本次讲座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人文与计算的对话。对话嘉宾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黄华新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刘海涛教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刁常宇副教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赵洲副教授。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梁君英教授主持本次对话。

智能时代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黄华新指出,智能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几乎每个人都已离不开智能手机,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机不可失”的时代了。作为语言学家,刘海涛认为如今一百多种语言的高水平机器翻译是智能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他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采用传统方法的语言学研究成果,似乎并没有非常好地助力当今的机器翻译技术发展。这是否说明我们传统的人文研究存在问题呢?刁常宇表示,人工智能新技术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带来了一些恐慌和质疑,如何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具人性化和人文关怀,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在赵洲看来,深度学习技术是智能时代的新进程,但其“大数据、小任务”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和其他学科相结合来解决该问题。

201810月,MIT启动了人工智能时代的“MIT”方案,强调人工智能和计算对于所有学科的重要性。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赵洲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指出,机器学习的本质是模仿,借助于大数据时代的大算力,将人类理解的信息转化为机器可以理解的逻辑、结构、模式等,才能促进高效的机器学习,因此计算很重要。黄华新简要介绍了他近年来主持的两个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其核心内容都涉及逻辑、语言与计算的有机融合,其中计算的方法、工具和思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文物数字化领域的专家,刁常宇表示,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和大数据手段进行文献文物图像数字化,对于文化遗产的保存和研究愈发关键。而在刘海涛看来,大数据改变了整个时代,也必然改变人文学科。当代智能是数据驱动的智能,而数据到达智能需要通过计算;人工智能发展了数十年,今天数据驱动的智能要远比过去的智能更好。

2018年,教育部明确指出新文科建设要着力于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的交叉融合。近年来,围绕“数据驱动型科学”“计算能力”等关键词展开的关于第四次范式转变的讨论热度也持续不下。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人文学科应如何适应第四次范式转变,走上一条数据密集型的路?黄华新认为,智能时代改变了知识生成与传播的方式方法,也拓宽了人文研究的思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使得人文经典传承、传播的工具和范式得以更新,人文学科的研究内容得以拓展。与此同时,人文学科也要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特别是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必要的哲学反思。我们在关注人机对话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人文学科与理工科的跨学科对话与融合。刁常宇指出,在艺术史料和古文字学领域,这种范式转变同样在发生。通过建立充沛的数据库,迁移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算法等方式,可以帮助艺术史学者、古文字学者拓展数字化的专家记忆,节省时间和精力来从事更深层次的研究。刁常宇还强调,大量的文物数字化工作证明了人工智能技术和艺术人文学科的融合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刘海涛指出,人文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考察的对象虽有不同,但本质都是探索规律和模式。在大数据时代,如何透过数据了解跟以前不同的东西,量化过去不能量化的信息,从而帮助探究有关人类认知、行为模式以及人与社会、自然交互的规律,其中的核心正是“计算”。赵洲强调了人工智能时代发掘不同学科领域共性的必要性。他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特征是“强标注、大数据、小任务”,但是该范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一些长尾问题。结合人文学科传统的逻辑推理、常识推理、常识计算等方法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落地,实现“弱标注、小数据、大任务”,是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人文与计算的融合理念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阐述。在操作层面,人文具体该如何计算呢?刘海涛结合一些文字、文学、文化等研究进行了可视化的演示。智能时代,海量数据收集已经不是难事,而计算工具能以一种直观的、便于分析和理解的方式来呈现这些数据,帮助我们发现过去难以发现的规律和模式。刘海涛还表示,文科学生也不必担心计算相关的技术问题,因为网上已有大量容易上手的计算软件可供使用。

在问答环节,各位教授与云端观众进行直接对话,就数字人文学科、情感计算、跨学科转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刻的阐述。

讲座最后是各位教授的点睛之笔。赵洲表示人工智能技术亟需借鉴人文学科的逻辑推理,在长尾问题上寻找共性,实现“强标注、大数据、小任务”与“弱标注、小数据、大任务”的融合。刁常宇强调,人文学科和人工智能就好比人的左右脑,协作互补,缺一不可。刘海涛则基于其团队多年的语言科学研究指出,语言是人驱动的复杂适应系统,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真实数据驱动的语言学,人文学科的发展必须适应智能时代的召唤,一如霍金所言:“智能,就是适应变化的能力。”黄华新概括的“求真,明理,守则”六个字的逻辑精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表示,逻辑学兼具基础性和工具性,主要研究推理与论证,在智能时代,它在汇通科技与人文方面有着重要的思维导向功能,在自然语言理解等具体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

整场对话中,各位教授的发言既有高屋建瓴的理念阐述,也有生动具体的操作演示。作为总结语,梁君英指出,学科会聚、学部联动、学者对话,是我们今天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这一原则,对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是至关重要的原则,同时也是智能时代人文学科的使命与担当。

(内容来源:浙江大学人文学部、浙江大学信息学部。图、文:贾海波。)

责编:浙大新闻办 吴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