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认知与心灵”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发布者:陈燕佳发布时间:2019-06-17浏览次数:376

为了深入思考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哲学、认知科学前沿问题,促进学科交流互动和交叉融合,201961日至2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浙江大学哲学系共同举办“语言、认知与心灵”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山西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报告。 

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王俊主持,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邬小撑致开幕词,他代表学校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专家学者对于浙大的信任与支持,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他表示,在当今人工智能的潮流中,认知科学相关的各个学科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次研讨会汇集了多学科、多方向的专家学者,对学科交叉融合意义非凡。随后,作为会议的开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张江分析了逻辑对阐释学的重要意义,期待逻辑学能为阐释学给出公理和规则,实现阐释开放与收敛的平衡。 

会议主要围绕以下三个主题展开,与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就语言、哲学、逻辑、认知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富有新意的探索和讨论。

1.哲学与认知科学的交叉融合

当今,不断涌现的新形态的科技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知识体系、社会秩序和道德认知。这一现实要求重塑哲学学科规范,构建真正的哲学-认知科学研究的共同体。刘晓力教授认为,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搭建跨学科平台,整合哲学与认知科学资源。另一方面,也要聚焦中国语境的特殊问题,产出解决中国问题、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原创性成果。

哲学与认知科学共生共荣。朱菁教授指出,一方面,哲学是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科学的目标就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哲学探讨的问题,其发展离不开哲学家的重要贡献。另一方面,认知科学借助科学仪器和更为可靠的观察方法系统地收集经验数据,建立各种计算和数学的模型,再利用实验进行检验的研究方法也对哲学研究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哲学对科学的一大贡献就是提供思维方法的指导。魏屹东教授分析了溯因推理对科学认知的重要意义。溯因推理具有创造性,可以用于寻找最佳说明,科学发现的过程可以分析为溯因、演绎、归纳三种推理方法的综合应用。

意识、脑、人工智能对话的背景下,倪梁康教授重新关注和诠释了“意识”这个一直为人们所讨论的概念。他指出在对意识问题的研究中,应尝试把重视因果说明的自然科学研究和寻找对意识动机的理解的精神科学研究相互结合,共同推进。

此外,任晓明教授探讨了通用人工智能的自创生性。详细地分析了从数字生命的创生到构造出具有自我改进功能甚至具有自我意识的智能体过程中的理论与技术。 

2.逻辑与认知的相互关联

鞠实儿教授将逻辑放置在当今时代背景中考察,指出逻辑与计算结合是理论构建时代的主流,逻辑与田野调查结合是理解时代的必要路径。人类需要交流,交流就需要理解。逻辑需要在这样的时代做出新的尝试。

面对逻辑的哲学基础是什么的问题,刘新文研究员通过对金岳霖整个哲学体系的系统解读,尝试重构逻辑思想,走出解释逻辑需要逻辑的困境。他提出把整个逻辑基础归于“所以”。所谓的“所以”就是推论,它横跨“历史的事实”和“思维的可能”,接受“思维的可能”但不完全受之支配,是在历史的条件下体现“思维的可能”。

郝兆宽教授报告了关于集合论的研究,他追溯了康托尔以来的集合论发展史,并指出当今集合论研究领域的主要工作,就是尝试寻找一条新的公理,增强解释力。这背后的哲学支撑是追求一个超越形式证明的真理,找到新公理的方式是尝试去了解世界的结构。

人们生活中离不开常识推理,常识推理中的常识句往往以概称句的形式表现出来,其特点是具有普遍性和容许例外。周北海教授对基于日常概念的概称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称句逻辑刻画常识推理,给出一个解释某种认知机制的认知逻辑(cognitive logic)。

刘奋荣教授探讨了认知逻辑(epistemic logic)的社会维度给我们带来什么的问题。在旧社会维度下,逻辑学家主要探讨的是多主体认知逻辑,通过为知道算子或信念算子增加主体下标表示不同主体的认知状态,以及不同类型的群体知识。而在新的社会维度下,可以进一步引入社会关系。以新的语言、模型和语义研究社会网络主体间更复杂的信息状况。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自然语言处理被认为是其中的核心之一,而处理的核心又落在语义理解上。邹崇理研究员认为目前自然语言理解仍困难重重,逻辑语义学的处境尴尬。他指出,为了促进逻辑语义学真正融入自然语义理解领域,改变目前的处境,逻辑语义学需要直面自然语言理解的实际需求,并将逻辑方法与认知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3.语言与认知的计算面向和哲学反思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交叉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它和西方后现代哲学的传入影响深远。结合两种理论和中国特色,王寅教授将认知语言学本土化为体认语言学,“体”强调唯物论,“认”突显人本观,与中国语境达成了更深层次的契合。

语言是人之为人的标准,它与人类认知有密切联系。蔡曙山教授基于“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提出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保留了由低到高的五种认知形式,从神经认知、心理认知到语言认知归功于进化。而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都依赖于语言的构建。

赵世举教授认为,当今时代正从信息化发展向智能化过渡,社会正在被重塑,语言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变革。语言的性质内涵功能发生巨变,深刻地影响着生活,要适应这种变化,就需要整合人机语言,构建一体化的大语言观。

那么,我们何以称机器为“智能”?潘天群教授认为,其一,欺骗是智能的必要部分。如果AI不能欺骗,则必然无法通过图灵测试,也就不能称之为智能。其二,人的认知被认为是涉身的,那么需要思考机器能否以非植入式的方式去创造概念从而认识世界。

杨亦鸣教授指出,语言是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这也就凸显了语言能力研究的重要性。以动物为模型无法处理语言问题,因此必须以人为对象进行实验设计。他通过对语言脑机制的研究,发现了其中激活、抑制、监测反馈机制的规律,以此服务于下一代人工智能。

黄华新教授结合皮尔斯和莱考夫、约翰逊的观点,用符号学理论分析了概念隐喻的结构。他尝试用多种逻辑工具对隐喻做形式表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隐喻理解的计算实现问题。

 会议闭幕式由浙江大学徐向东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张江做了总结讲话。“语言、认知与心灵”学术研讨会取得了预期成效,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