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机智过人》节目走进浙大

人机对话科技范儿十足

发布者:陈燕佳发布时间:2017-11-24浏览次数:234


人脸识别技术能否秒认浙大老师童年照片?人脑意念能否控制其他物种?AI与人类写的诗能否区分?

11月23日下午,这三大“谜团”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央视文化之旅”系列活动的节目现场被一一揭开。在这一场文化与科技相互碰撞的旅程中,中央电视台打造的国内首档原创聚焦人工智能的科学挑战类节目《机智过人》向浙江大学师生展示了一场科技范儿十足的“人机对话”。

活动中,央视总编室还与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就品牌节目传播建立了“高校&媒体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互补。

人类团队对话人工智能,结果“万万没想到”

时间跨度50年,还可能是你不熟悉的人,你能马上在众多黑白的单寸照上,找出他们童年的模样吗?在节目现场,人脸识别系统“御眼重明”就和老师们来了一场实力旗鼓相当的PK。

“我觉得是6号。”“我觉得是4号。”“(与6号)匹配度,78.66%。”台下的师生们讨论再三才确定答案,“御眼重明”系统却能在几秒内,给出正确答案。这一项技术,显示出人脸识别技术的巨大潜力。据介绍,这项技术可以广泛地运用到安防、金融、打拐等领域中。

最让人惊呼不可思议的环节当属用脑电波控制大白鼠了。“让大白鼠走更难更复杂的线路。”在座观众给大白鼠设计了一个高难度的挑战,但在人的脑电波的控制下,大白鼠还是顺利地走出了迷宫。

这个项目已经不是第一次亮相央视。在2016年12月,浙大计算机学院CCNT实验室就曾登上《挑战不可能》节目,团队凭借脑机接口技术,向大白鼠传递人脑发出的“向左走”“向右走”的脑电信号,从而完成挑战。

“这项技术,有望运用于灾后搜救、反恐的现场。大鼠可以身背摄像头,协助人类完成一些探测、搜救等工作。”团队负责人许科帝说。

“我真是惊呆了!”浙江大学丹青学园大一新生卢亦泰对意念控制大白鼠感到十分惊叹,兴趣是数学和计算机的他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十分乐观,“人工智能真的很厉害,以后也许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很多不可能的事。”

在作诗的这个环节,微软“小冰”与浙大学生分别作诗。让人意外的是,写实的风格实际上出于学生之手,而抒情化、意象化的诗歌作者竟然是“小冰”!“小冰写的诗辞藻华丽,对于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很有迷惑性。”子鼠诗社成员的陶傲说。

事实上,今年五月,“小冰”就已经推出了一本原创诗集。尽管人们对此褒贬不一,但对于“小冰”项目负责人袁晶来说,像“小冰”这样具有迭代深度学习技能的AICreation(人工智能创造)有可能解决未来大规模生产和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浙江大学牵手中央电视台,让科技不再遥远

有趣的互动,前沿的知识,让不少同学觉得,原来央视的节目可以这么玩! “下午的互动展示了一些‘黑科技’,既高大上又不给人距离感,意念控制小鼠的项目还是浙江大学研发的,在台下看感觉很自豪。”丹青学园的新生叶童未来说。

用无理解障碍的挑战方式展示前沿的科学技术,这是中央电视台面向青年群体和知识分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方面所作的积极探索。

校党委副书记郑强指出,央视把这么青春激昂的科技类节目办成青春梦想的节目,让广大师生感受到了科技最前沿的发展。科技兴,民族兴,则国家兴。希望广大青年学生珍惜青春,勇于站在时代的潮头,为新时代做出新奉献。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和我们节目科技创新的定位十分吻合。”央视总编室节目推介部主任陈忠表示,高校青年学子是未来的领军人才,通过《机智过人》,央视希望能够征求广大观众对央视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央视发掘更多更有意义的节目题材。

据了解,《机智过人》节目进浙大,是央视总编室开展的“央视文化之旅”系列活动之一。节目以“科技·传播·创新 就在你身边”为主题,通过创新性的传播手段解读国家发展战略,将趣味性和科学性结合在一起,让观众了解我国顶尖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真实感触到“人工智能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身边”的科学温度。

(文 周亦颖 / 摄影 周立超)